本文目录一览:
- 1、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谁赢了
- 2、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停火,亚美尼亚签署和平协议在乌克兰大反攻的时候
- 3、外媒: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已达成停火协议,哪方是赢家?
- 4、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纳卡战争中,谁先开第一枪?最后谁赢谁输?
- 5、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新的武装冲突
- 6、24年前的纳卡冲突:阿塞拜疆被迫靠车臣悍匪打仗
- 7、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为何会惨败?
- 8、终于停火!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协议,已致近百人死亡,还有啥信息?
- 9、1990年,苏联解体前与阿塞拜疆的一次掰腕子,后果十分严重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谁赢了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赢了,相关内容如下:
1.爆发激战
亚美尼亚已与阿塞拜疆达成和平协议。该协议由控制纳卡地区的阿塞拜疆政府正式宣布,并将于周三下午一点生效。这意味着为期两天的纳卡冲突终于结束了,这对亚美尼亚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结果。
对阿塞拜疆来说,阿里耶夫再次取得胜利,并取得了非常顺利的成功。经过48个小时的激战,亚美尼亚最终选择了低头。
2.脆弱
未来,纳卡地区的和平局势仍然十分脆弱。无论是亚美尼亚还是阿塞拜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亚美尼亚国内爆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抗议活动,人们对政府未能保护纳卡地区居民的安全感到愤怒。
他们呼吁政府采取更加坚决的行动,维护亚美尼亚人的权益。一些抗议者甚至呼吁退出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并尝试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系,寻求新的支持。
3.胜利
与此同时,阿塞拜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尽管他们在纳卡冲突中取得了胜利,但他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来管理这个地区。他们需要确保纳卡地区的稳定,同时考虑到亚美尼亚的反击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他们必须表现出自我克制和冷静,以避免进一步的冲突。
俄罗斯在纳卡冲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调解和调解,帮助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然而,俄罗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美国对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这可能对俄罗斯的利益构成威胁。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俄罗斯需要采取措施稳定局势,并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加强合作。
4.积极的作用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纳卡地区的和平进程。各方应该加强对话和合作,共同寻求解决纳卡冲突的长期解决方案。国际组织和大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推动各方以对话和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避免任何形式的武装冲突。
最为重要的是,纳卡地区的居民应该成为和平进程的受益者。他们已经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和伤害,他们不希望再次卷入战争的漩涡中。各方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和呼吁,尊重他们的权益和意愿。只有通过和平解决纳卡冲突,才能为这个地区的居民带来稳定和繁荣。
纳卡冲突的终结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各方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合作和理解,才能实现纳卡地区的持久和平。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停火,亚美尼亚签署和平协议在乌克兰大反攻的时候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停火,亚美尼亚签署和平协议在乌克兰大反攻的时候,俄罗斯的后院也失火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边境处展开了激烈交火,双方都说是对方先动的手,打到现在双方已经死亡数百人了;而在俄罗斯的调停下,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表示他将会签署一份“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协议”,从而确保亚美尼亚的和平,而阿塞拜疆也表示归还了316具亚美尼亚士兵的尸体。对于这个“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协议”是什么协议,大概是类似于投降协议,毕竟亚美尼亚打不过阿塞拜疆,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水平不仅远超亚美尼亚,还有土耳其在背后支持,并且自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后,阿塞拜疆就成了这些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供应国。那为什么同样作为集安组织成员的俄罗斯不帮助亚美尼亚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亚美尼亚是亲美,俄罗斯在以前两国开打的时候就说了,除非是危害到了本国利益,否则不会出一兵一卒,现在亚美尼亚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搞得两头都不是。
外媒: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已达成停火协议,哪方是赢家?
战争没有哪方是赢家,双方损失差不多。两家都是输家。也可以说停战后两家都是赢家,因为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我觉得两方都不是赢家,因为双方都损失惨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双方都不是赢家,战争没有赢家,只有伤亡。现在达成停火协议就是最好的结局。
亚美尼亚是赢家。因为亚美尼亚主动挑起事端,看到阿塞拜疆动真格,亚美尼亚马上就找外援来调解这件事,当天开火当天就达成停火协议,所以判断亚美尼亚是赢家。
01、亚美尼亚主动挑起事端,阿塞拜疆开火后达成停火协议。
先说,阿塞拜疆是挺委屈,人家好好的也没有对亚美尼亚动手,可是亚美尼亚主动去挑衅阿塞拜疆,在人家边境开火还不打招呼,这就目的明显是挑衅了。阿塞拜疆也不是吃素,知道亚美尼亚这样做,人家也不含糊直接开打,毕竟这谁可以忍下来呢?要是忍下来,日后亚美尼亚动不动就上边境折腾,谁受得了这阵仗呢?
再说,亚美尼亚也知道是自己问题,看到阿塞拜疆动真格了,赶紧就寻找外援,当天就拨打俄罗斯总统的电话,还有美国西方国家的电话,寻找国际友人的帮助。不得不说亚美尼亚这招是真的高,一下子也整的阿塞拜疆没有脾气,双方把事情说清楚就停火了。
因此,从整个事情来看,就是亚美尼亚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在试探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得到结果肯定就放弃开战的打算。
02、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军事实力都是差不多。
阿塞拜疆之所以肯当天停火,那是阿塞拜疆也找回场子,亚美尼亚在边境挑衅,阿塞拜疆也开火到亚美尼亚境内,这算双方扯平了。加上两个国家实力差不多,真的打起擂台来,谁都占不到好处,国家实力和经济会倒退几年,这种亏本的生意,他们才不会做呢?
03、总结一下。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开火,真正的赢家是亚美尼亚,毕竟这件事就是他们搞出来,寻找帮助也是他们最积极,也在主动解决双方的矛盾。
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纳卡战争中,谁先开第一枪?最后谁赢谁输?
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纳卡战争中,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协议发动袭击,双方均否认对方指控,因此不能确定谁先开了第一枪。
关于谁赢谁输,阿塞拜疆先动手,但亚美尼亚在边境挑衅。最后亚美尼亚把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所以从军事行动上来看阿塞拜疆是赢家。
伤亡情况
亚美尼亚军队244人死亡
阿塞拜疆平民27人死亡
2020年11月16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携第一夫人,亲自驾车视察从亚美尼亚收回的纳卡地区。根据停火协议,亚美尼亚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
亚阿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协议发动袭击,双方均否认对方指控,因此不能确定谁先开了第一枪。
2020年11月16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携第一夫人,亲自驾车视察从亚美尼亚收回的纳卡地区。根据停火协议,亚美尼亚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沦为输家。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新的武装冲突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新的武装冲突。根据亚美尼亚国防部的声明,当地时间13日凌晨,阿塞拜疆对多个亚美尼亚城市的军事设施发动了“密集炮击”,采用了无人机和大口径火器,之后亚美尼亚武装部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另外,冲突发生之后,亚美尼亚政府称总理帕希尼扬已经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通了电话,在指责阿塞拜疆的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做出“反应”。而阿塞拜疆国防部则指责亚美尼亚在边境多处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倾覆行动”,称其阵地遭到亚美尼亚方面的炮击,导致挑衅、冲突和损失的责任在亚美尼亚。同时阿塞拜疆承认有“军人损失”,但没有给出具体数字。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爆发了大规模冲突,直到2020年第二次阿亚战争签署停火协议。不过停火协议签署后,双方的边境地区经常被报道有小规模冲突发生。
24年前的纳卡冲突:阿塞拜疆被迫靠车臣悍匪打仗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近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边境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冲突再起。亚阿两国国防部先后发表声明,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导致边境紧张局势升级。交火中,仅双方承认的损失就包括:12名阿军士兵、1辆坦克触雷损毁、1架米-24武装直升机被击落,亚方18名士兵死亡、35人受伤。
兄弟阋墙兵戎相见
对于亚阿两国的边境冲突,人们并不奇怪。出于历史原因,两国在纳卡地区的争议由来已久。在苏联时期(1988年),同为加盟共和国的两国就曾因边境问题发生冲突。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亚阿两国在1992年爆发了被国外媒体称之为“纳卡战争”的边境冲突。
当时,亚阿两国所依仗的本国武装力量,都是苏联时期留下的老底子。亚美尼亚境内有原属苏军的3个师,却没有专门的军用机场。而阿塞拜疆则有5个师,还有3座军用机场。两国趁着苏联解体之初的混乱时期,都从撤走的原苏军高加索内务部队手中,获取了相当数量的武器。其中,有不少装备是较年轻的苏军士兵为“获取路费”而主动“卖出”的。
由于阿方经济实力较强(有里海油田),其搞到的武器也比亚方多。以弹药为例,亚方只有500节车厢,而阿方的弹药储备则多达1万节车厢,仅这一项就构成了20比1的压倒性优势。同时,阿塞拜疆在兵员储备上也占上风,1992年该国可以动员的17岁至32岁的男性多达130万,而同年龄段的男子亚美尼亚只能动员55万,不到阿方的一半。
但在兵员素质上,亚美尼亚却明显占上风。虽然两国的武装力量中都有不少人曾在苏军服役,但阿塞拜疆人在苏军体系中不受重视,很多人被分配到工程营等辅助部队,缺乏实战经验。而亚美尼亚人却有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东罗马时代的彪悍历史”——早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亚美尼亚人就组建了2个步兵师加入红军。二战期间,50万亚美尼亚人参军报国,他们中涌现出多达50名战功卓著的亚美尼亚高级将领,其佼佼者就是苏联第一位少数族裔元帅巴格拉米扬。
书归正传,尽管双方准备都不算充分,但亚阿两国还是竭尽全力,各自动员了数以千计的“志愿人员”参战。亚方因为历史原因(包括一战时期的大屠杀和二战损失),适龄男子不足,于是不 *** 女便参与了部队后勤工作,甚至扛枪上阵。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此举也在某种程度上鼓舞了亚方一线作战人员的士气。
血战经年矛盾犹存
战争初期,亚方进展顺利,在数月内连续攻克纳卡地区的多个城镇。1992年5月9日,经过一天一夜残酷的巷战,亚方攻占阿方在纳卡地区的重要据点——舒沙,双方均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重大代价。
这次失败令阿方恼羞成怒。当年7月,经过精心组织,阿方出动8000兵力,实施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突破行动。在空中掩护下,阿方以坦克、装甲车为先导,先实施战略佯动,然后大举进攻。猝不及防的亚方一时难以抵挡,导致纳卡的多个据点相继被阿军占领。
但亚美尼亚人也不是吃素的,缓过劲来的他们出动武装直升机,对阿方装甲部队实施打击,很快阻止了对手的攻势。当然,数以百计的生灵也在这次交战中变成了亡魂。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此战中,都以个人身份招募、雇佣了不少邻近俄军部队的官兵。更有甚者,在亚方的反击中,竟有驾驶武装直升机的飞行员,和对面为阿方驾驶装甲车辆的坦克兵,来自同一支俄军部队!
这一情况充分表现了高加索地区的复杂性。在这次纳卡战争中,亚阿双方的雇佣军,可谓来源复杂,五花八门。前苏军退伍人员、俄军现役“休假”官兵、前内务部队的“逃兵”,以及来自希腊、土耳其、伊朗的“志愿者”,甚至还包括车臣悍匪。据称,车臣叛军头目巴萨耶夫亲自带领数百“嫡系”帮阿方作战,并因“最后撤出舒沙据点”而名噪一时。
1992年秋天,形势再次逆转。1993年4月,亚方连续组织反击,取得了战场主动,阿方则损失惨重。但双方却仍未停火。进入1994年,亚方已控制了纳卡大部分地区,但此时两个小国因为常年战争已筋疲力尽。在联合国以及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外交斡旋下,亚阿双方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纳卡地区的问题却并未得到解决,时至今日其仍是阻碍亚阿两国关系,影响高加索-里海地区和平的重要因素。近期,该问题再次诱发两国激烈冲突,便是体现。(作者/王绥翊)
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为何会惨败?
原因竟是玩手机,新一轮报复又要开始了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纳卡战争已经爆发,虽然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但双方均称对方的阵亡士兵数量要超过己方,但根据克林姆林宫的消息称,俄方掌握的真实情报,表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伤亡数字基本一致,均为5000人左右。
虽然伤亡人数基本一致,但是从武器损坏的情况来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已经进入了消耗比拼的阶段,而根据局势来看,阿塞拜疆因为国内有巴库油田的加持,让阿塞拜疆有着更大的优势,再加上背后还有土耳其的支持,所以战争的局势对阿塞拜疆更有利。
毕竟依靠丰富的油田收入,可以购买大量的先进武器,而反观亚美尼亚,因为本身军事武器的储备就比较薄弱,再加上没有无人机等先进武器,让亚美尼亚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状况当中。
再加上士兵的人数也没有阿塞拜疆多,这也导致了战争已经出现了倾斜的问题,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亚美尼亚已经慢慢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并夺回了几个纳卡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
亚美尼亚虽然一直处于劣势,但是从近期的消息来看,阿塞拜疆著名的传奇指挥官哈米多夫上校,在纳卡地区被亚美尼亚狙击手击毙,这也让亚美尼亚军队士气大增,同时让阿塞拜疆失去了一名极具作战经验的指挥官。
据了解这位传奇的指挥官,曾经多次在针对亚美尼亚的战争中立功,并在2016年被授予阿塞拜疆民族英雄的最高荣誉勋章,不仅如此,哈米多夫在阿塞拜疆的军队中有着极高的声望,本以为可以在这次纳卡战争中再次立功,没想到却因为一个疏忽,死在了亚美尼亚狙击手的枪下。
哈米多夫上校在纳卡地区进行视察时,因为拿着手机拍摄视频,目标太过于明显,被狙击手发现,随后被狙击手开枪射杀,根据战场上的规则来看,哈米多夫明显违反了战场纪律,并且还穿着军官服装,这也是为何成为狙击手猎物的主要原因。
这个传奇的指挥官,死的却一点都不传奇,实在让人惋惜。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哈米多夫出生在纳卡地区,在90年代的纳卡战争期间,跟随家人逃往阿塞拜疆,随后参军,并在与亚美尼亚的战争中多次立功,此次视察,可能是因为多年没有回到纳卡。
所以有感而发想拍摄视频留作纪念,但却没有想到由于目标太过于明显,成为了枪下游魂,这个消息对于阿塞拜疆民众来说是极其悲痛的事情,但是对亚美尼亚来说确是好事,由于击毙了阿塞拜疆传奇将领,这名狙击手也得到了上级的奖赏。
这种战场上狙杀高级将领或者重要目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由于使用手机被狙杀,可能目前还没有先例,自从失去了哈米多夫之后,阿塞拜疆军队也发出了“追杀令”。
将悬赏并找出这名狙击手,为传奇将领报仇,而这一举动无疑给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仇恨又添了一把火。作为之前曾多次虐杀战俘的阿塞拜疆,此次遭遇重创,可能之后针对亚美尼亚的报复会更加疯狂,而美国、伊朗和俄罗斯想要制止两国之间的战火。
可能还会出现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毕竟两国之间已经存在仇恨这么多年,再加上这场战争发生了很多耸人听闻的事件,后期阿塞拜疆又会使用何种报复手段,目前国际社会也在关注当众。
终于停火!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协议,已致近百人死亡,还有啥信息?
这次冲突的发生,双方都指责是对方挑起的冲突,而双方损失差不多,一个死了四十九人,一个死了五十人。
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是联盟国家,因此土耳其一直支持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在政治、经济上都形成压力。亚美尼亚传统上是依靠俄罗斯的,但俄罗斯近来一直保持平衡的政策,和两国都有合作,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合作。
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的纳卡距离亚美尼亚约50公里。苏联时期,纳卡为阿塞拜疆自治州,但当地大部分居民为亚美尼亚人。苏联解体后,纳卡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引发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战争。
终于停火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停火协议,不过已经造成百人死亡,除此以外伊朗呼吁两国能够保持克制,和平解决此事。在和平年代是很难挑起战争的,但是在两国的边境就容易发生擦枪走火,无论是哪两个国家边境都是最容易出事的,总会有一个国家的士兵中喜欢在边境挑事进而就引发战争。就比如说在我国的边境印度士兵就喜欢在那里挑事,造成很大的困扰,但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最终他们还是遭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当地时间13日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因为边境事件而发生战争,但是在13日9:00的时候就达成了停火协议,可是亚美尼亚武装部队还在不断的挑衅,最终停火时间延迟了15分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停火协议,此次事件造成了亚美尼亚49人身亡,阿塞拜将50名军人死亡。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交火的地点是在纳卡地区,但是两个国家都在指责对方先开的火,目前谁先开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调停此次战争,两国的争端可以说是俄罗斯后院起火,造成了100名士兵丧生,是自202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冲突。除了俄罗斯之外土耳其欧盟等国纷纷督促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停火。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所以屡次发生战争,是因为阿塞拜疆一直坚持纳卡是该国的一部分,但是亚美尼亚并不承认。纳卡地区夹杂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而阿塞拜疆一直认为纳卡是他们国家的,可是亚美尼亚官方一直都不承认这件事情,自从1994年停火之后,纳卡地区多次发生冲突,2016年的时候曾经造成200人死亡。2020年9月份交火两周造成6600人丧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目前已经达成停火协议,但是有专家指出这可能也只是暂时的,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仇恨是有史以来的。
1990年,苏联解体前与阿塞拜疆的一次掰腕子,后果十分严重
虽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领导人表面上都支持苏共中央的决定 , 但是两国人民的激动情绪并没有平息下来。
1990年1月13日的晚上,在苏联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首府巴库市的中心广场上,正举行一场有15万人参加的集会。会上,突然有人跳上主席台,向人们宣布了一个消息:就在前一天,亚美尼亚一伙极端分子乘一架直升机,向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地区的村庄发动了袭击,并且打死多名阿塞拜疆人。
正在集会的阿塞拜疆人不等集会结束,便纷纷冲上街头。他们带着棍棒和燃烧瓶,来到巴库市的亚美尼亚人聚集区,冲进亚美尼亚人的家中,将他们家里的家具、衣服扔到大街上,一些愤怒的阿塞拜疆人用手里的大棒痛打亚美尼亚人,用燃烧瓶烧毁他们的房子。当晚的骚乱,造成至少五十名亚美尼亚人死亡,数千亚美尼亚人坐船逃到克拉斯诺沃茨克。
次日,30多万亚美尼亚人在首府埃里温举行集会,要求亚美尼亚政府保护居住 在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人。人们群情激昂的围住正在埃里温视察工作的苏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斯柳尼科夫,要求他同意亚美尼亚成立“特别自卫委员会”,并在亚美尼亚人中实行总动员。
1月14号,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边境上,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火。虽然交火者并不是代表政府的正规军,而是自愿参加的民兵及武装人员,但是,两国的军方都向这些武装人员提供了装甲车、机枪和火箭炮。在一天中,双方都有五六十人被打死,双方的情绪更加激昂。
起初,亚美尼亚政府还能听从斯柳尼科夫的命令,要求人们冷静、克制;但埃里温的居民已失去了理智,他们冲进警察局和兵营,抢夺警察和士兵的武器,从全国各地向紧邻本国的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地区冲去,发誓要给死去的同胞报仇。而阿塞拜疆的武装人员,也自发的组成了志愿队,拿着自动步枪和机关枪,封锁了通往亚美尼亚的所有道路。
1月16日,苏联派16万陆军及警察部队赴阿塞拜疆。这些部队包括了苏联内务部的特种部队,战斗力应该是特别强悍的。但是,精锐的内务部“捷尔任斯克师”却在进入阿塞拜疆第二大城市基洛瓦巴德后遭到伏击,阿塞拜疆新成立的“人民阵线国防委员会” 封锁了所有进城的道路,并在机场到城市的途中打死了七名捷尔任斯克师的士兵。
1月1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巴库市进入紧急状态,大批苏联增援部队在坦克的支援下,冲进了阿塞拜疆的首府。阿塞拜疆新 “人民阵线国防委员会”随即宣布这一天是阿塞拜疆的“国耻日”,并要求戈尔巴乔夫立即辞职,苏联军队从阿塞拜疆“滚出去”。
事态的发展,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苏中中央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解除了阿塞拜疆中央第一书记韦济罗夫的职务,苏军紧接着用大炮、坦克对盘距在巴库的“人民阵线国防委员会”成员进行了打击,粉碎了他们企图夺取阿塞拜疆领导权的企图。
到了1月26日,阿塞拜疆的极端分子中,有80人被苏军打死,约500人被捕;而苏军也付出了20名军人和5名警察牺牲的代价,另有498 人受伤。
发生在苏联时期阿塞拜疆的这起阿、亚冲突,从1月18日爆发,至 1 月底平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2.5 亿卢布,骚乱使20万亚美尼亚人和数万阿塞拜疆人沦为难民。
苏联解体后 ,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为了争夺纳卡地区,直接爆发了战争。尽管双方于 1994 年达成停火协议 , 但该地区的小规模冲突仍旧不断,直至此次来了个总爆发。
纳卡地区是苏联民族矛盾的一个缩影 , 该地区的民族冲突反映出了苏联在协调各加盟共和国和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严重失误。纳卡冲突不但引发了阿、亚两国的流血事件,也让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同苏联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还引起了国内各加盟共和国的连锁反应。这也为苏联最后的解体,添加了一剂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