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谒见的拼音是什么
谒见的拼音是什么
谒见 [yè jiàn]
[解释]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先投名刺而后进见 。
谒见什么意思
【词目】谒见
【拼音】yè jiàn
【基本解释】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先投名刺而后进见
知县谒见之后,说了几句闲话.——《十二楼》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再说右宰丑同獳羊肩同造陈都,先谒见陈桓公,谢其除乱之恩,然后分头干事.”
通名词觐见.后泛指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拜见.
谒见怎么读 谒见的读法是怎样的
1、谒见[yèjiàn]。
2、yè:整体认读音节ye,读第四声。
3、jiàn:声母j,介母i,韵母an,读第四声。
4、基本释义: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5、【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再说右宰丑同_羊肩同造陈都,先谒见陈桓公,谢其除乱之恩,然后分头干事。”
谒见拼音
谒见拼音介绍如下:
[ yè jiàn ]。
(动)拜见;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总理。
【谒见 yè jiàn】:1.通名刺进见。后泛指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近义词:拜见 相似词:参谒 拜谒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神龙见首不见尾 见仁见智 碰见 窥见 罕见 。
1、他谒见总统是他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2、新闻记者谒见女王的所有安排已经就绪。
3、在世界的谒见堂里,一根朴素的草叶,和阳光与夜半的星辰坐在同一条毡褥上。
4、颜色在谒见室广场附近的市场中是令人惊奇的。
5、第三天清早,霍普金斯谒见了邱吉尔。
6、妙答长寿某术士请求谒见一位好色的县长,虽然该术士年逾九十,但其肤色一如婴儿。
7、华勒斯在1299年离开苏格兰,去谒见法王飞利浦四世。
8、不过,既然殿下同意,可以让她到宫廷谒见。
9、在一次谒见总统后,他兴高采烈地回来。
10、当之郡,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金以遗震。
11、完者等到了行在,谒见嗣皇,奉谕优奖,喜得心花怒开,欢跃得很!慢着!至与也先铁木儿相见,彼此道贺,大家都说铁失妙策,赞扬不尽。
12、林翼大喜,随率本部,退往上游,谒见曾国藩,抵掌谈兵,个中机要,国藩很是钦佩。
谒见是什么意思
“谒见”在古代指的是拜访高官显贵或寺庙名刹时的礼节性问候。在古时候,一般人拜见高官时必须经过过程繁琐的“谒见”程序,如送礼、写信、拜访等,以此获得对方的倾听和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交礼仪习惯。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的“谒见”已经不再是指要进行多么繁琐的形式,而是指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一种尊重和礼仪的态度。通常我们会在重要的礼仪场合,如婚礼、升学典礼、公司开业庆典等场合上进行“谒见”,以表达我们的尊敬之情。同时,在生活、工作中,对同事、上司、客户等人进行适当的“谒见”也能提高沟通的效果,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谒见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古代,“谒见”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是一个个人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会在寻求帮助与合作的时候决定人们的成功概率;而在现代,良好的“谒见”作风不仅是我们社会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代表了我们理解和尊重社会礼仪文化的态度。因此,掌握“谒见”的技巧和礼仪,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在社交场合下的表现,还能增强我们的亲和力,更加受人欢迎。
谒见的解释及造句
谒见拼音
【注音】: ye jian
谒见解释
【意思】: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谒见造句:
1、丰雄带着不同的声音谒见默雷不下十余次。
2、撒切尔夫人的支持者认为,佩林是个轻佻的人物,不值得谒见铁娘子。
3、但是教皇太忙,他们不得已只能谒见了一位大主教了事。
4、他穿戴着华丽的波斯礼服,允许前来谒见者奉行波斯礼仪,但他的部属对这些陌生的新习俗感到厌烦。
5、在世界的谒见堂里,一根朴素的草叶,和阳光与夜半的星辰坐在同一条毡褥上。
6、他谒见总统是他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7、谒见之后,官员们躬身退出。
8、商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前任定价大臣,他们一起去谒见国王。
9、第三天清早,霍普金斯谒见了邱吉尔。
10、妙答长寿某术士请求谒见一位好色的县长,虽然该术士年逾九十,但其肤色一如婴儿。
11、他正式谒见总统。
12、颜色在谒见室广场附近的市场中是令人惊奇的。
13、这个王国的首都建在一个巨大的城市里,那里的生活轻松愉快,每天都有陌生人入宫谒见。
14、吴三桂接受了招降,把山海关移交给李自成派来的将领,率领部队进京谒见李自成。
15、节基宫的东面是阿玛林宫,它由三个主要建筑物组成,即:阿玛灵达谒见厅,宫廷的昭见仪式通常在这里举行;
16、不过,既然殿下同意,可以让她到宫廷谒见。
谒见是什么意思
谒见意思是: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拓展资料:
我国古代是没有“语文”这个词的,直到近现代才出现“语文”这个词。“语文”一词首用者为谁。王本华博士2012年著文(《少为人知:“语文”一词从何而来。》)认为“叶圣陶是语文一词的创始人。
江西真语文陈金海老师指出,该文存在严重错误,是经不起推敲的,在汉语语言学上和语文课程论上都不适当。
2013年张毅《六十年“语文”史论(1887-1950)》,从语文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梳理了语文一词的流变,从学理上辨析了关于“语文”的各种阐释的源头,还原了“语文”的本义,即“语言(口语)文字(书面语)”。
语文产生于19世纪末,1887年张之洞首用,在解放前已是一个常用词了,但作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课程名称的时间较晚。
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称为“国文”课一科,传授的仍是历代古文。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
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联名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了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甚至扩张到其他国家的一门主课。
旧中国,语文是古今书面语言作品——语体文和文言文——的简式统称。现今,语文是学科名。语文,还是一个人文素质衡量术语,指人的内部言语机制品质和外部言语技术能力综合水平。
1932年,上海大江书铺刊印了复旦大学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名著《修辞学发凡》,书中大量使用了“语文”一词。有“汉语文”、“语文分离”、“语文合一”、“语文正常关系”、“语文改进”、“语文的体式”、“高尚的语文”等。
大教授这些“语文”是指什么呢。细读《修辞学发凡》全书,清楚得很,“语”是来源于口语的书面语,“文”是来源于文言(文饰之言)的书面语,未形成文字的口语叫“话”,形成了文字的是“文”。陈望道先生花费笔墨篇幅要说的是“‘语辞’和‘文辞’都是需修之辞”。
谒见是什么意思
谒见是什么意思如下: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谒的意思:拜访、进见。
谒可以用于表示拜访长辈、上级、名人或神佛等高贵或有地位的人物,表达一种恭敬和尊重的态度。
在古代中国,人们重视礼仪,尤其是在拜访和进见方面更为注重。谒见尊长或上级是一种非常严肃和庄重的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和规矩。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礼仪和传统已经有所减弱,但谒见依然被认为是一种表达尊敬和礼貌的方式。
除了表示拜访和进见的意思,谒也可以用于表示向某些地方或某些事物表示敬意或致意,例如“谒忠烈祠”、“谒先贤之墓”等。
总之,“谒”是一个表达尊敬和恭敬的汉字,它传达了人们对于高贵、尊敬、传统和历史文化的敬仰和重视。
谒字造句
1、后谷尝从僖宗登三峰,朝谒之暇,寓于云阳道舍,编所作为云台编三卷。
2、《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
3、即明日又不敢不来至大喜,奔出,写其再次干谒,喜获成功。
4、更关键的还在于李渊即位之后,嫔妃擅宠,女谒盛行,遂致建成。
5、以荐贤为“至公之道”的社会观念为文人干谒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前提;荐举之现实影响力增强了干谒行为的必要。
6、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
谒见什么意思?
谒见的意思是: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1、拼音:yè jiàn
2、近义词:觐见、朝拜、参见、拜见
3、反义词:回避、拒见
4、引证解释:
(1)现代·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十一:彭家珍装着良弼的一个好友前去谒见。
(2)两代·班固《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白话文: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里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拜见
1、拼音:bài jiàn
2、释义:指拜访会见,从客人方面说是会见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
3、引证解释: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赵王以臣礼拜见,秦王坐而受之,故臣多有流涕者。(白话文:赵王用臣子的礼节拜访会见,秦王坐着接受了,所以臣子中有许多流泪的人。)
二、反义词:回避
1、拼音:huí bì
2、释义:表示设法暂时避开某事物的意思。
3、引证解释:现代·李准《不能走那条路》:张拴好像故意回避的样子,急忙拐到高粱地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谒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拜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避
谒见的意思:泛指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词目】:谒见
【拼音】:yè jiàn
【释义】: 泛指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例句】: 知县谒见之后,说了几句闲话。——《十二楼》
【近义词】: 拜见
现在泛指地位低或者辈份低的人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1、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2、泛指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读音:[ yè jiàn ]
引证: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彭家珍 ﹞装着良弼的一个好友前去谒见。”
例句:在世界的谒见堂里,一根朴素的草叶,和阳光与夜半的星辰坐在同一条毡褥上。
汉字笔画:
扩展资料
近义词:进见、会见
一、进见
读音:[ jìn jiàn ]
释义: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引证:萧红 《马伯乐》:君王规定带他们进宫的期限一满,宦官长就领他们进见拿步高。
二、会见
读音:[ huì jiàn ]
释义:跟别人相见。
引证:冰心 《晚晴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一次的会见,就给我们以毕生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