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逊,不逊的拼音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8 20:49:25 浏览9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不逊的意思和拼音

不逊的意思:不顺、傲慢无礼、不自量。拼音为bù xùn。
不逊的拼音是bùxùn,词性为形容词,不为独体结构,逊为半包围结构。
引用解释
1、不顺。
《孔传》:“逊,顺也。”
《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2、傲慢无礼。
《荀子·臣道》:“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视从史,益骄不逊,伪疾经年,轝归东都。”
3、谦词,指不自量。
《汉书·司马迁传》:“仆窃不逊,近自托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后汉书·郅恽传》:“恽窃不逊,敢希伊尹之踪,应天人之变,明府傥不疑逆,俾成天德。”
造句
1、他这个人太不像话了,不是出言不逊,就是出口伤人。
2、他如此出言不逊,当然不会受欢迎。
3、小张说话总是出言不逊,没人愿意跟他做朋友。
4、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5、请你以后说话不要出言不逊,故意伤人。

不逊的读音和意思

不逊的拼音和意思如下:
拼音bù xùn,意思是无礼。
古义:
(1).不顺。
《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2).傲慢无礼。不谦逊。没有礼貌。
《荀子·臣道》:“ 孔子 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3).谦词。犹言不自量。
《汉书·司马迁传》:“仆窃不逊,近自托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反义词:谦虚
谦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xū,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
例句:谦虚谨慎;谦虚一番。
引证解释:
1.虚心,不自满。
《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遗” 汉·郑玄笺:“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则无肯谦虚以礼相卑下,先人后己,用此居处,敛其骄慢之过者。”
2.客套,说谦虚的话。
陈学昭 《工作者是美丽的》上卷三二:“她被邀着讲了几句话,无非是谦虚几句,比如她到这个地方是来向大家学习的等等。”
3.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
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不逊的拼音怎么写

不逊的拼音bù xùn。解释:不恭敬,没有礼貌;骄横。英:impertinent;rude。
引证解释:
不顺。引《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孔传:“逊,顺也。”《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暮年已来,怠于政教,谗邪结党,水火成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受佞之主矣。”
傲慢无礼。引《荀子·臣道》:“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视从史,益骄不逊,伪疾经年,_归东都。”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九:“_林畏生_当了蜀军总司令,他自以为过去在新军中的地位比夏(夏之时 )要高,因此,对夏常出不逊之言,态度非常傲慢。”
谦词。犹言不自量。引《汉书·司马迁传》:“仆窃不逊,近自托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后汉书·郅恽传》:“恽窃不逊,敢希伊尹之踪,应天人之变,明府傥不疑逆,俾成天德。”
国语词典:不柔顺。英语:rude,impertinent。
造句
他这个人太不像话了,不是出言不逊,就是出口伤人。
这位教授还出言不逊地扯到了克罗利的"妈妈"。
愚蠢的小队长傲慢不逊地道:“你算什么东西?”。
他如此出言不逊,当然不会受欢迎。
他口出不逊,被人揍了一顿。
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他出言不逊,被父亲狠狠教育了一顿。
请你以后说话不要出言不逊,故意伤人。

不逊的拼音

不逊的拼音bù xùn,意思是无礼。
出自《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造句:
1、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心里不服气,言辞不逊。
2、贞节的妇人往往骄傲不逊,一若她们自恃贞节。
3、这疯和尚原本笑嘻嘻的,此时听我口出不逊,当即一脸的怒气。
4、装备鸟枪换炮,再加上早上新学的技能,扫起小怪来,速度已然丝毫不逊于普通的人民币玩家。
不逊笔顺:
不总笔画:4笔。
1.一(横)、2.ノ(撇)、3.丨(竖)、4.丶(点)。
逊总笔画:9笔。
1._(横撇/横钩)、2._(竖钩)、3.?(提)、4._(竖钩)、5.ノ(撇)、6.丶(点)、7.丶(点)、8.?(横折折撇)、9.?(捺)。

不逊的意思解释

不逊是一个形容词,其含义是指不逊色、不差劲、不卑劣。它可以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表示其品质、能力等方面非常出色,或者表现出不输于他人的特点。
1、在语言中,“不逊”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加强语气,突出强调某个人或事物的优点或长处。例如,“他的表现不逊于任何一位专业演员”、“这个品牌的手机不逊于其他品牌”。
2、不逊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点,表示一个人具有自信、坚定、勇敢等品质,不轻易屈服于他人,不受他人控制或支配。例如,“他是一个不逊的人,总是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她的不逊让她在工作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3、此外,“不逊”还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表示一个人具有礼貌、尊重他人、谦虚谨慎等品质,不会做出粗鲁或无礼的行为。例如,“他的不逊举止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她的不逊让她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
不逊造句
1、他的表现不逊于任何一位专业演员。
2、这个品牌的手机不逊于其他品牌。
3、他是一个不逊的人,总是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
4、她的不逊让她在工作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5、他的不逊举止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
6、她的不逊让她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
7、他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得不逊于任何选手。
8、这个团队的实力不逊于其他任何一个团队。
9、他的绘画作品不逊于任何大师的作品。
10、她在舞蹈方面的天赋不逊于任何一位专业舞者。
11、这个公司的产品品质不逊于其他竞争对手。
12、他的领导能力不逊于任何一位前任领导者。
13、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不逊于任何一位音乐家。
14、这个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不逊于其他同类机构。
15、他在体育方面的表现不逊于任何一位优秀运动员。

不逊的拼音怎么读

不逊的拼音是bù xùn。傲慢无礼:出言不逊。不逊的详细释义不顺。
一、汉语
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作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等也基本使用或转用汉语,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民族都不同程度地转用或兼用汉语。
二、音节结构
1、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把声调也看成音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
2、例如“汤、糖、躺、烫”4个字的声母都是t,韵母都是ang,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在语言里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语素,在书面上就写成4个不同的字。
三、语法特点
1、汉语是一种孤立语(分析语),不同于印欧语系的很多具有曲折变化的语言,汉语的词汇只有一种形式而没有诸如复数、词性、词格、时态等曲折变化。
2、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手、洗、民、失)。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马+路→马路,开+关→开关)。
四、分布地区
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蒙古、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五、汉语方言
1、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
2、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官话方言可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八种次方言。

不逊的意思

不逊的意思是无礼。
不逊(bù xù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无礼,出自: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古义:
1、不顺。《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孔传:“逊,顺也。”
2、傲慢无礼。不谦逊。没有礼貌。《荀子·臣道》:“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3、谦词。犹言不自量。《汉书·司马迁传》:“仆窃不逊,近自托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礼貌的重要性:
1、促进人际关系:有礼貌的人通常更受欢迎,因为他们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社交规则,并且能够以友好的方式与他人交往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2、提高自我:礼貌的行为和语言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当一个人对他人有礼貌时,这表明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修养。这种积极的形象可以增强他人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3、增强沟通能力:礼貌的行为和语言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在与他人交流时,有礼貌的人通常更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促进问题的解决。
4、促进合作:在商业、职业和学术环境中有礼貌的人通常更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礼貌的行为和语言可以建立信任,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5、减少冲突:有礼貌的行为和语言有助于减少冲突和矛盾。当一个人对他人有礼貌时,这表明他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这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冲突。

不逊拼音

不逊拼音:bù xùn。
不逊造句
1、赵若秋的出尘脱俗与瑞希尔的盛装打扮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人相比之下毫不逊色,男的玉树临风,女的亭亭玉立,当真珠连璧合。
2、这位教授还出言不逊地扯到了克罗利的"妈妈"。
3、彼等荡儿实似狂妄自大之顽童,喜议论喧嚣,用语费解,且口出不逊。每闻其暴躁与寡廉鲜耻之话语187,顿感愤慨。虽能以血气方刚勉强为之开脱,但如此无礼实难以忍受。
4、背包中有集成电加热系统、空气调节器、温度监测报警器和空气循环设备,这也使它毫不逊色于其它转运方法。
5、李威身边手下闻听罗杰口出不逊,顿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罗杰的手下也立马警惕起来,拉开架势做好搏斗准备。
6、他们像演艺明星一样风光,连“出场费”也不逊于后者,他们,就是明星经济学家。
7、释放自己的灵魂,你就会成为桀骜不逊的太初之兽。
8、刘景阳就在他妈旁边坐着呢,一听这中年汉子口出不逊,腾地一下就跳了起来举起拳头就要揍人。
9、杨纳森没计较雷宾口出不逊:“瞎是没瞎,不过进去后到处都是这种光幕,我连自己脚底下都看不到,要是没绳子拽着没准我就迷路了,能看到啥?”。
10、阁下方才口出不逊,老夫却也以为然,毕竟,修道之人一向看得开,但是也得要以实力说话才行!
11、该视频明显是节目组的删减段落,选手下台后接受采访时频频质疑瓷器专家李笑涛的眼光,出言不逊,称专家"眼力差得不可思议",甚至对专家进行人身攻击。
12、他出言不逊,惹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13、在耶稣朝向天的那股良善不变的心境,与当时周遭环境所呈现出的高傲不逊的情绪之间,有著天壤的差别。
14、德国的制表工业毫不逊色瑞士的技术水平,老辈人都知道,马蹄表和怀表最常见的就是德国货,不仅走得准而且耐用。
15、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

不逊的意思

不逊的意思是没有礼貌,骄傲,蛮横。
一、古义:
1、不顺。《书·舜典》:“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孔传:“逊,顺也。”
古籍《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暮年已来,怠于政教,谗邪结党,水火成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受佞之主矣。”
2、傲慢无礼。不谦逊。没有礼貌。《荀子·臣道》:“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视从史,益骄不逊,伪疾经年,轝归东都。”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九:“﹝林畏生﹞当了蜀军总司令,他自以为过去在新军中的地位比夏(夏之时)要高,因此,对夏常出不逊之言,态度非常傲慢。”
3、谦词。犹言不自量。《汉书·司马迁传》:“仆窃不逊,近自托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古籍《后汉书·郅恽传》:“恽窃不逊,敢希伊尹之踪,应天人之变,明府傥不疑逆,俾成天德。”
二、造句
1、不过陈啸天将这一套功夫打得纯熟之极,动作挥洒自如,比之武术队的队员也毫不逊色,所以老头不住叫好,觉得这孩子资质实在是棒。
2、俯瞰这座大院可谓是气势雄伟、威严高达,雕栏玉砌丝毫不逊色皇宫分毫。
3、恒宇青重剑在手,大开大合,举重若轻,重剑在他手中呼呼作响,力敌五名修真者丝毫不逊色。
4、不能认为自己身强力壮就对小同学出言不逊。
5、特别强调,20世纪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其中史学对人类所起的作用不逊于17世纪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教导人类控制自然力量,史学则有可能教导人类控制人类自身的行为。
6、他们记起了自己当初也曾经把一代高踞宝座的人践踏在脚下,也正是这样大喊大叫,傲慢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