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明朝哪个皇帝最昏庸
- 2、明朝最差的皇帝是哪位呢?
- 3、明朝最烂的一个皇帝是谁?这位皇帝为何是明朝最烂的皇帝
- 4、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朱祁镇是明朝最差的皇帝呢?
- 5、明朝最差是哪个皇帝?
- 6、朱祁镇为何会被评为明朝历史上最差的皇帝?
- 7、明英宗废除了殉葬,为啥还被批为明朝最差的皇帝?差点活成宋徽宗
- 8、朱祁镇是明朝最差的皇帝吗?
- 9、明朝哪个皇帝最昏庸
明朝哪个皇帝最昏庸
明英宗朱祁镇,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这些都是后人对他的称呼!明朝皇帝特别是后期的几位特别爱玩,看明朝皇帝的荒唐放在中国封建时代四百多皇帝里,其实是处于中段水平的,比他们玩的更花的多的是,特别是南北朝时代十国这些乱世,有精神病的皇帝扎堆出现。但明英宗朱祁镇绝对算是皇帝这个职业地板砖之一,儿皇帝石敬堂割让燕云16州给契丹,朱祁镇也同样干过为瓦剌叫门献城的事,甚至复辟后还有脸把拒绝开门献城的将领流放!北宋钦徽二宗昏招尽成了亡国之君,被金人虏到北方,明英宗同样昏招尽出,葬送大明40万精兵,被瓦剌人掳到北方草原留学。南宋赵构杀岳飞,朱祁镇杀于谦等等!就因为朱祁镇有个好儿子,祸乱天下一辈子,死了之后还能让礼官给他一个好听的庙号
明朝明熹宗朱由校最昏庸。
明熹宗朱由校的“昏”主要是体现在用人、识人方面。辽东经略熊廷弼是明末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他在萨尔浒之战后坐镇辽东,经过他的一番整顿,辽东防务焕然一新。期间,熊廷弼遭到了言官的弹劾,但万历皇帝不为所动,依然信任、重用熊廷弼。
可是明熹宗在位时,却因王化贞战败,反而将熊廷弼逮捕,后来还将其处死,传首九边。“思宗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国而已”。换言之,崇祯帝接手的是明熹宗留下的烂摊子,对于国政,明熹宗并没有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更别提什么改革了。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
明朝皇帝顺序表: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明朝最差的皇帝是哪位呢?
明朝最差的是明熹宗朱由检,整天沉迷于做木工,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导致朝政完全被魏忠贤把握,为后面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端。
最差的皇帝就是万历皇帝了,因为他整天只知道炼丹,而不理朝政,导致了朝廷内部文官争锋不断。
我认为明朝最差的皇帝就是崇祯皇帝,因为崇祯皇帝信了小人的挑拨离间,把袁崇焕给杀死了,自毁长城
明朝最差的皇帝是朱棣,因为朱棣为了坐上皇位想尽了歪门邪道,执政期间荒淫无度,滥用私权进行享受,每天纸醉金迷,对百姓们的生活更是不管不顾,百姓们民不聊生,导致民心不稳,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是明朝最差的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 ,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被俘的皇帝,恩怨不分,敌友不办,是非不明,为人则凉薄阴狠,为君则罪孽深重 。
第一:拿明武宗到天启皇帝举例,每个人有各自的爱好,可是并不昏庸
恰恰我不这么认为,一个王朝能够存在276年,必然有他的必然性。很多人诟病的明武宗,不喜欢治理朝政,可是并不昏庸,刘瑾便是被他所杀;在位仅仅几年的隆庆皇帝,解决了蒙古边患问题,所以也谈不上最差;嘉靖皇帝虽然几十年不上朝,权谋之术玩的炉火纯青;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可前期任用张居正改革,开启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泰昌皇帝在位一个月不到死去,不好评价;天启皇帝喜欢干木匠,可在位期间毕竟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
第二: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朱祁钰虽然失位,但都有作为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小编看来明朝的灭亡多多少少和他有点关系。但不能全部赖在他身上,崇祯初期爆发不同规模的灾荒,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便是以此起兵造反威胁明王朝的统治。到了崇祯十三年又爆发了更加要命的瘟疫,数以千万的人因此去世;反过来看明代宗朱祁钰,在哥哥朱祁镇被抓去后,他被临时受命为皇帝,在位短短几年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避免了同北宋靖康之变一样的结局。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虽然后面皇位被太上皇所夺,但可歌可泣。
第三:明英宗朱祁镇为后世所诟病,让明王朝由盛转衰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不用多说,大家都有所了解。个人认为最差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很多人说年少的时候不懂事宠幸宦官王振,听信他人之言几十万军队被人家瓦剌全军覆没。大明朝的皇帝都被人家蒙古俘获,也正是由于土木之变,明朝由盛转衰,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时期;放回来之后当了几年的太上皇,狠心把自己的亲弟弟朱祁钰杀死,对于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采取了极其极端的做法,把他杀死。晚年虽然废除殉葬制度,但光是这几点足以说明他是明朝最为昏庸的皇帝,没有之一!
明朝最烂的一个皇帝是谁?这位皇帝为何是明朝最烂的皇帝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明朝的帝王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皇帝还是不少的,但是没几个是让人省心的,所以很多人好事的网友就做出了一个排名,其中问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明朝最烂的皇帝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吧也还是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我们闲话少叙直接给出观点,明朝最烂的皇帝就是有着木工皇帝称号的朱由校了。那么朱由校为何被称为是最差的皇帝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
1、朱由校不太识字
朱由校由于他的父亲朱常洛也是奇葩一个,所以对朱由校是不关心的,所以传说朱由校不识字,哈哈,他的父亲上位没一个月就死了,所以他就迷迷糊糊登基了。
2、朱由校是妈宝男
朱由校的母亲死得早,所以非常的依赖自己的乳母,反正朱由校和自己的乳母有着道不清说不明的关系了,事事都听他母亲的。
3、朱由校痴迷木匠
朱由校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天天不管理国家大事,天天就是搞木匠活动,你说这朝政能好吗?
4、朱由校重用太监
朱由校对当时的国内局势无法掌控,所以就重用了这个魏忠贤,最后大家也知道的,魏忠贤只手遮天,魏忠贤祸乱朝政,鱼肉百姓。
5、灾难不断民不聊生
朱由校在位期间,不仅仅有前面几位皇帝遗留的矛盾,天灾也多,苛捐杂税也多,所以民不聊生。
6、边境动荡国不安宁
国内的矛盾不仅仅重重,国外吧也是天天被人骚扰,后金天天骚扰这个东北边境,明朝连年征战,国库空虚。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朱由校不仅仅不干正事,还天天搞木匠,还重用小人,前后一对比,朱由校应该是明朝最烂的皇帝了。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朱祁镇是明朝最差的皇帝呢?
朱祁镇性格非常软弱,当上了皇帝之后简直就是一个傀儡,被一些奸臣操控没有任何的作为,所以才会说他是最差的皇帝。
因为关于这位皇帝身上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殊不一的,虽然他为明朝做出过一些贡献,但是他的一些性格还是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对于明朝的格局来说,也没有一些好的带头作用。所以才会有人觉得他是明朝最差的皇帝。
因为这个人当时被敌人俘虏过,所以还会让很多人感觉到特别的耻辱,所以也觉得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差的皇帝。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在历史上人们觉得朱祁镇是最差的明朝皇帝,其实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首先,土木堡之变是朱祁镇人生当中不可抹去的污点,无论有再多的人为他打抱不平或者是为他辩解。但是土木堡之变让明朝三大营的实力消减,让老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都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其次,夺门之变又一次证明了朱祁镇是个昏庸之人。再有,于谦之死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糊涂皇帝无能之处,还有就是不明是非冤杀忠臣。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永远的痛朱祁镇之所以成为明朝最差的皇帝,跟土木堡之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带着几十万大军去打几万人的瓦剌。结果被人家打的如丧家之犬一样,最后皇帝自己还被敌人俘虏,然后带着这位无能的皇帝巡视九边。这万人之上的朱祁镇成为了人质而且还成为了太上皇,并且让明朝的大部队损失过半,这不是最差的皇帝又是什么呢?
夺门之变让朱祁镇成为一个笑话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已经奄奄一息了,朱祁镇根本用不着再来一套夺门之变证明自己的身份,但利令智昏的朱祁镇被徐有贞等人蒙蔽了双眼,来了一出夺门之变。奖赏了那些不该奖赏的人这也就使得朱祁镇执政明朝的后期乱臣贼子祸乱朝纲,这也是朱祁镇成为最差皇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于谦之死成为朱祁镇变成最差皇帝的另一罪证不得不说于谦的死让朱祁镇真正的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差的一个皇帝,于谦是对大明王朝有着悍马功劳的一个人,在北京保卫战当中,于谦展现出来的勇敢果决计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人拯救了大明王朝。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朱祁镇在夺门之变之后,竟然直接将于谦杀掉,你不是最差的皇帝,谁又是最差的那个人。
明朝最差是哪个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建立豹房,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同意三楼,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其他都昏庸,不知道那一个最差,没法从政治业绩上比较,不过这只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
但是明太祖朱元璋惨无人道之烈,实乃人性最差!这是很多人肯定的。反倒不如他那些政治昏庸子孙们,如英宗朱祁镇可怜为之殉葬的嫔妃,心怀悲悯,从而取消了由朱元璋复蹈的惨无人道的活人殉葬制度!他是一个好人。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从人性这种角度来看,明英宗算一大功!朱元璋最烂!
是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因被太监王振带大,所以听信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唆使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朱祁镇被放回,又从景帝手中夺回帝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明朝还是有几个胡闹的皇帝的,比如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等,个人感觉其中最差劲的就是成化和天启了,这二位可说是不分上下,全都不理朝政,崇信奸小,唯一不同的是成化有个好儿子弘治皇帝替他收拾残局,而天启没有这样的好儿子罢了。
万历皇帝,崇祯皇帝是一个对自己非常严厉的帝王,勤政是明朝中任何一个君主都不能比的,但是由于,万历的昏庸无能,导致大明朝名存实亡,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每个朝代都有最差的皇帝,我认为明朝中最差的皇帝是“朱厚照”(正德,武宗)
他贪玩好色,如:王守仁把宁王抓住后,他竟然要王守仁把宁王放了!王守仁只好照办,刚把宁王释放不到15分钟,朱厚照又下令把宁王抓住。原来他想自己把宁王抓住,真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皇帝
朱祁镇为何会被评为明朝历史上最差的皇帝?
因为在他的皇帝生涯中没有什么政绩,而且他宠信宦官,酿成土木堡之变的悲剧,成为了明朝的一个污点。
朱祁镇被评为明朝历史上最差的皇帝,它导致了明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而且损失了当时明朝的精锐部队
因为曾经差点让大明朝覆灭。在他统治初期,被瓦剌进攻到皇城下,差点灭国,他还被敌人掳走,所以被评为明朝历史上最差的皇帝。
因为他是被敌军活捉了的皇帝,并且其治国之能也很差,所以会有那么低的评价。
因为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俘虏过的皇帝,因为他的皇帝职业生涯中,几乎就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简单点说明英宗是个个人修养不错的皇帝,但却不是个很有治国才能的皇帝,甚至因为他一时的大意,差点就让大明帝国面临亡国之祸,所以才会说朱祁镇是明朝历史上最差的皇帝。
被俘虏的皇帝要知道自古帝王都生活在皇宫之中,一般不会有什么人身安全的意外,而且大多时皇帝也不会选择御驾亲征,毕竟战场上凶险无比,皇帝安全的活着就是责任。可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偏偏就要御驾亲征,也许原本朱祁镇是想打个漂亮的胜仗威风一下,可惜结果让瓦剌人威风了,自己还被瓦剌人给俘虏了,一下子从一国之君到了阶下囚。
要说朱祁镇后不后悔,估计他的肠子都悔青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因为他的被俘,瓦剌人大兵南下,一度将京城围困,差点就攻下京城,灭了大明帝国。可以说朱祁镇的被俘,完全是他自己作死,因为当时他要御驾亲征之时,满朝文武都反对,但不顶用,朱祁镇铁了心要出征,谁也拦不住。而且在行军过程中,如果不是朱祁镇临时改道,他也不至于被瓦剌人俘虏。但却因为他的一时疏忽,让整个大明帝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差点就连累明帝国灭国。
皇帝生涯后来朱祁镇回到明帝国,当然那时明代宗已经即位,他成了太上皇,虽然他在后宫的日子也不好过,但前朝在明代宗的管理之下,却日渐好起来,反正比他在位时期要好。不过明代宗命不好,身体不行,唯一的儿子还病逝了,于是明英宗瞅准机会,发动夺门之变,将病入膏肓的明代宗赶下帝位,再次登基为帝。
朱祁镇二度临朝,也许是因为曾经被囚禁的后宫生活,所以他对前朝明代宗的心腹都没有手下留情,有些人还曾经是他被俘之后,保护京城的功臣,但权力争夺的残酷战争之下,那些曾经的功绩毫无作用。明英宗巩固了自己的帝位,虽然原本这个帝位也就是他的。从他年幼即位,到他二次登基,几乎他在前朝没什么可以拿出来称赞的功绩,唯一被后人称道的就是他废掉了后宫殉葬制度,可见朱祁镇这个人很是仁善,但却不善于治国。
如果朱祁镇能够做好皇帝的本职工作,他就不可能脑瓜子一热,闹出什么御驾亲征,那也就没有后来他被俘,大明帝国差点亡国之事。即便后来他回到大明帝国,但为了夺回帝位权力,发动政变清洗前朝,让整个明帝国的朝堂风气也被改变,对江山社稷有功之人,在政变权力更替之时,也只是炮灰。因为朱祁镇这一系列的神操作,不禁差点将明帝国陷入灭国绝境,也改变了朝堂之上官员的风气,让明朝官场更加黑暗,所以才会说朱祁镇是明朝历史上最差的皇帝。
明英宗废除了殉葬,为啥还被批为明朝最差的皇帝?差点活成宋徽宗
01
明朝在 历史 上立足三百多年,关于其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尤其是明朝的皇帝,其评价也是众说纷纭, 但是要说明朝最差劲的皇帝是谁,毋庸置疑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不了解明朝 历史 的,也许会对此反对,但是列出他的罪行,也许就无法反驳了。
朱祁镇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传奇,无论是小说还有电影都想不出来这情节,要有多神有多神。当了皇帝之后,不小心被敌军抢去当俘虏,去了敌营之后,反而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最后被放回来之后,又成功的将皇位夺回来。
02
在政治上,朱祁镇可以说说劣迹斑斑。朱祁镇虽然说是明朝最差的皇帝,但是架不住命好。他从小就生在帝王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公元1436年 ,顺利的继承了老爹的的皇位,成为了九五之尊的皇帝。
但是他却一味的宠信宦官,没错,就是 王振 ,他将其提拔为当朝的司礼监。明朝的外部危机严重,尤其是常年受到蒙古瓦剌等势力的侵扰。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他参加了著名的 土木堡之战,成为了明朝乃至 历史 上的一个污点。
当朝的大臣对他劝告,希望他郑重思考这件事。但是在太监王振的驱使下,明英宗还是不顾一切参加了这次战争。 公元1449年 ,明英宗带着自己宠信的宦官王铮以及队伍开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战争的结果显然不尽如人意,军队一路到达大同之后,王振到达大同之后,军中的传来消息,敌军已经已经来到了长城一带,军中的情况不容乐观。8月份,军队来到了宣府镇。但是将领早已怨声四起。
8月中旬,朱祁镇带着士兵就在折回的路上,瓦剌的军队早已经埋伏在路上,明朝的大军一时间束手无策。在敌军的攻击之下,明朝的将士们节节败退。 而明英宗朱祁镇也在这场战争中被俘虏,在明朝甚至是中国 历史 上也可以说是少见。
虽然土木堡之变中,有宦官王振脱不了干系。 但是绝大部分的责任,还是明英宗自己。 好在当时朝廷中还有于谦这些良臣,在国家的危难之际,守住了北京城,要不然明朝险些就落到了这些蒙古人的手中了。
03
为了稳定局势,以与于谦为首的大臣重新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一任的皇帝,而 明英宗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 。蒙古的统治者知晓之后,知道自己将明英宗俘虏也是无济于事,只能用求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争取两者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随着明朝军事实力的劲头越来越强,蒙古也最终妥协。 景泰元年的一个夏天,明英宗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明朝 。他能顺利的回来,全还要仰仗自己弟弟朱祁钰做出了英明的决策以及一番努力。
回到明朝之后,他被关在宫中关了七八年,虽然说人生自由受到了限制。但是在生活上还是勉强可以维持的,就在这囚禁期间,还生了一堆孩子。这么说来,其实朱祁镇被关的日子也不算太差,景泰帝还是相当仁慈。换成其他人,朱祁镇回来的机会都没有。
明英宗作为半个亡国之君,在回国之后受到了冷遇,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而朱祁钰也对其比较防范。他被关在南宫之内,时刻被监视的。但凡有臣子前来探望,都严加禁止。但是在景泰七年,朱祁钰生病, 当时的石亨见状,就联合曹吉祥等人发动了南宫复辟。
这场政变也称为是 夺门之变 ,明英宗又再次登上了皇位。复辟之后的他不仅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他的弟弟朱祁钰驾崩后,年仅30岁,原来的封号不仅被剥夺,将原来准备好的坟墓也给挖掉。将朱祁钰死后的谥号加上戾。而明史专家吴晗对其明景帝的评价,也是颇为赞赏。
04
虽然说,有人认为他这样做是可以理解,这是皇位之间的争夺。但是他对朱祁钰的妃子也不放过。将他身前的妃子残忍的拉出去殉葬了,朱祁镇的皇后是一个贤良之人,朱祁镇在艰难的时候还曾出手相助。尽管这样,朱祁镇也想要痛下杀手。
他在复辟之后,不顾大臣的反对,还要将王振重新立到太庙。 而对大明忠心不二的大臣于谦,也是痛下杀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明英宗以及宦官的秘密策划下,将其加上了一个罪名,那就是谋反。
当然,于谦的死还是因为皇位之间的掺和,为明英宗所不容。但是在国家危亡之际,基本上是于谦一人抗住了北京保卫战,可以说是再造明朝的功臣,但是遭到了这样的待遇,怎能不让人痛心。
所以说,明英宗朱祁镇可以说是明朝 历史 最昏庸的皇帝,没有之一。 基本上昏君干出来的事儿,他都干了个遍。 土木堡之战,明朝历代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都被他一个人败光了。像明武宗、崇祯帝这些皇帝都不能与之匹敌。
好在明英宗最后只活了38岁,就驾崩了,与宋朝的亡国之君宋徽宗相比,两人也是有的一拼了。但是人宋徽宗还是一个艺术天才,为我国的艺术史上贡献了一笔很大的财富,明英宗这么一比,好像更差劲了。所以,将其称之明朝最差的皇帝也是理所应当。
05
值得夸一夸的,也就是废除了几千年的殉葬制度。但是和他的政绩相比,也是相形见绌,没有什么可以夸的地方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还将其写成一个好人,影视剧中更是将其洗白,真是 历史 的悲哀。
参考文献
张廷玉:《明史》
尹选波:《试论太上皇朱祁镇的迎还及复辟》
周祚绍:《论于谦之死》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 历史 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 历史 。期望用 历史 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朱祁镇是明朝最差的皇帝吗?
我认为朱祁镇确实算是明朝最差的皇帝,因为他掌权时让明朝的国力完全下降了一个档次,而且各种苛政也让百姓哀声怨道,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朱祁镇确实是明朝最差的皇帝,他宠幸太监王振,导致自己被俘,后面通过阴谋诡计再次登上皇位后仍不知悔改,对于外敌的来犯也丝毫没有任何警觉。
是的,因为他在任期间,做了非常多不利于明朝发展的事情,而且还亲自出征蒙古,最后导致了明朝开始走向衰败,为明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不是,朱祁镇还算是一般的皇帝,他二次登基,虽然杀了于谦,但是临死前他废除了殉葬制度,也算是大功一件。
他并不是最差的一个皇帝,但他的功绩并不好,他没有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让百姓叫苦连天。
明英宗朱祁镇的确算是一个废物皇帝。但在明朝这么一个奇葩的朝代,皇帝不断刷新人类认知的下限。所以,想要竞争明朝最糟糕皇帝,朱祁镇还是有一定对手的。
朱祁镇的槽糕,毋庸置疑。他先后两次执政,按理来讲,第二次执政之时,他的人生阅历丰富了不少,应当变得成熟稳重。然而,事实证明,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朱祁镇前期重用宦官王振,轻率出征,导致明军覆没,不仅自己被俘虏,明朝精锐部队和名臣武将都损失殆尽,他爹宣德皇帝留下的一手好牌被这厮打得稀烂。依靠他弟弟朱祁钰和大臣于谦的出色发挥,勉强保住了大明江山。
除了搞出了土木之变外,他做的极品事还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
被瓦剌俘虏的时候,朱祁镇成为首位皇帝带路党。也先挟持他多次攻打明朝重镇大同,让朱祁镇去敲大同的城门。结果朱祁镇就真的去做了,而且还对守将郭登哭哭啼啼道:我好歹和你有亲戚关系,开门吧!
夺门之变后,大肆清洗于谦、郭登、商辂、王纮等忠臣良将。杀了于谦,这件事没什么可洗白的。还有前面说的郭登,朱祁镇复辟后也记恨他,原本是要处死的,但郭登被朱祁镇的舅舅孙继宗所救,改为流放甘肃。
追赐王振祭葬,立祠旌忠。是的,你没看错。造成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之一,被朱祁镇给平凡了。王振的祠堂还是后来清朝的乾隆皇帝发现后给砸毁了的。
复位后重用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奸臣,以至酿成祸乱。你以为朱祁镇再次当皇帝了,就会学好吗?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无力解决蒙古来犯问题。朱祁镇第二次做皇帝的天顺年间,喀喇沁蒙古领主孛来进犯河套,明朝傻愣愣地无力应对。
很多人都说朱祁镇是个好人,因为他废除了殉葬——不好意思,就在朱祁镇复辟后,把景泰帝朱祁钰的妃嫔全部殉葬了,甚至还准备让对他儿子有大恩的汪皇后跟着去殉葬。
明朝哪个皇帝最昏庸
万历皇帝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扩展资料万历皇帝十岁即位,56岁驾崩,在位时间长达48年。万历在位初期,明朝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百姓生活负担大幅减轻,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万历二十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明朝先后取得了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的胜利,史称“万历三大征”。这也是万历皇帝一生中取得的最大成就。
不过,上述这些成就,虽然是在万历皇帝执政时期取得的,但主要功劳却要归功于一个人,那就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地位相当于宰相)张居正。
参考资料
朱翊钧_百度百科
这里列举明朝几个昏庸的皇帝:
1、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性格多疑。1382年,出于打击功臣的需要,朱元璋成立了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掌控。锦衣卫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酷刑。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朱元璋借此兴起了“胡蓝党狱”,几乎将功臣全部诛杀。
2、朱祁镇
朱祁镇曾听信太监王振的怂恿,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冒险亲征北方瓦剌也先部落,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做了俘虏皇帝。幸而后来于谦战败也先,也先才被迫把朱祁镇送回。谁知昏君朱祁镇复位后,却恩将仇报地把于谦给杀了。
3、朱厚照
朱厚照在宫中另起新居,名为“豹房”,成天在“豹房”里和小太监、宫女们淫乐无度。有一次,他在太监的怂恿下,带兵出大同亲征鞑虏,自己的大军死了52人,重伤了563人,却只杀了16个敌人,他自己也差一点儿送了命。明武宗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贪玩也最好大喜功的皇帝了。
4、朱厚熜
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后,明朝日益腐化,朝政日坏,大礼议杖笞群臣、崇奉道教并祸及自身、寻兴大狱、误用佞臣、刚愎自用、局势动荡不堪。嘉靖帝朱厚熜是个极其聪明并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但却十分小气,又喜欢乱花钱,也很要面子,能与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阶、严嵩这类的官场老手。
5、朱翊钧
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不过不理朝政达30年,多在享乐,可能是当王子的他突然当上了皇帝,由于前期压抑太久,后期反弹严重 ,就是由于万历皇帝多在享乐,而无暇顾及子孙的教育所致,但是那时忠臣较多,张居正、海瑞等一系列忠臣 ,所以那时万历新政,国家有了较好的休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昏庸帝王
个人观点,熹宗皇帝朱由校最昏庸。我们把几个争议大的皇帝,拉出来都看看。
1.明武宗,人家就是贪玩,虽然玩得还很离谱,但是人家治国还真没耽搁得太大,人家离家出走去了趟边疆还把不可一世的瓦剌小王子打得满地找牙,而且自己亲自上征,还亲手杀了个敌兵,有点成祖的影子了。、
2.万历皇帝,普遍都说明亡于万历,其实懂明朝历史的人,多半认为这是不靠谱的,万历不上朝,不代表他不把持朝政,一个只知道玩,不懂治国,不懂心术,不懂权谋的皇帝别说当40年皇帝,当40天都难。万历有三大征,都赢了不是,李如松这种人这么跋扈了,万历也没把他怎么的不是,换了宋高宗,人家岳飞这么第英雄了的,都杀了。你能说万历是昏君吗,而且那个时候,民风开化,2婚什么的,都是能理解的,民间安安静静的过着日子,这样的时代能说成黑暗吗。
3.光宗朱常洛就不说了,几个月就死了。
4.争议挺大的思宗。可以这么说如果思宗皇帝是生在明朝中期绝对是一代明君。人家勤政到女人都不怎么碰。整天心里装的就是国家,想的是怎么改革吏治,搞死后金,剿杀农民军,说他有点像清世宗真的不为过,不过是大厦将倾,回天乏术而已。当然和他性格也到是有些关系。不过你要说昏庸亡国他还是冤枉的。再说到袁崇焕,人们就把思宗打到赵构那一排去了,其实懂明末历史的人知道,袁督师被杀一半的原因是冤杀另一半他真是咎由自取。他的名言“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确是朝廷的将首”尚方宝剑拿出来就把毛文龙杀了,思宗哭了,皇太极笑了。偏偏思宗还拿袁督师没折,但是心里那个气啊。所以袁崇焕这人想有善终真的难。
那么给明朝危害最大的,天启皇帝,非他莫属。他最大的失误叫作“不作为”。不作为才出了个“九千岁”魏公公把明朝搞得个乌烟瘴气到什么程度,就不说了。因为天启,国家本来就积弱积贫了,这么一来病入膏肓。人家思宗接手,那才回天乏术了。
应该是嘉靖皇帝最昏庸,
说明宪宗的最昏庸明显不对,宪宗虽然做皇帝不好,但是他并不是明朝最差的皇帝。他在位,就是东厂、西厂特务猖獗,宠万贞儿。
有人误会了,以为聪明就不会昏庸,宋徽宗很笨吗?人家书画一绝,还独创瘦金体字。只是没把聪明放在处理政务上。相同,嘉靖皇帝也是,他确实很聪明,能驾驭大臣。但是他治国无方,一味信道,炼丹。手下奸臣当道,不理朝政,还说成是“无为而治”明朝被他弄得一塌糊涂。没有张居中十年首辅,明朝要提早灭亡好些年。
万历在位虽然不上朝,但是还理政的,而且当时的首辅都还不是很差。只是缺官不补,朝政有点废驰。
明武宗虽然贪玩,荒唐,但是他其实不管事,也知道分寸。但是他的辅政大臣“三杨”,都是能臣,所以国家治理得还不错的。
明熹宗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七年,这七年前两年大权完全由东林党掌握,朝政不错。中间四年,是魏忠贤慢慢清除东林党,培养阄党过程,也不算很坏,最后两年不好,特别是最后一年。但是时间不长。危害其实不大。魏忠贤本人也没有造反之心,就想做点大事,名留青史。
崇祯是有心办坏事,真正的他,只能算是一个昏君+暴君的结合体,他勤政,天天上朝但是总是做出错误的决定,他做事急于求成,比如,当时杨鹤提出镇压农民起义,以辅为主,他采纳了,可是却因为短期效果不好,就罢了杨鹤的官,最后听杨嗣昌的建议,以剿为主。又如,陕西总督孙传庭能打仗,在陕西练兵,自保陕西有余。当时也只有河南大乱,官军进攻起义军时机不成熟,崇祯逼迫孙传庭带兵入河南打起义军。最后让孙战死,从此整个中原大乱。疑心重只相信宦官:卢象升明末军事家,常胜将军,崇祯只给他几千人,叫他追击入关的皇太极,给宦官高起潜十万大军随行。高起潜的十万人不听卢象升号令,崇祯逼卢象升迎击后金十万大军。卢象升自知此战必死,但又不敢抗命只得带着几千老弱残兵出发,出发时,百姓拉住他的马劝他不要去送死,给军队送来军粮。但是卢象升拜谢百姓,发兵正面迎击后金十万大军。卢象升被包围后向高起潜求救。高起潜不理。最后使得卢象升战死。当地百姓无不痛哭。士兵为了保护卢象升的尸体,都覆其尸上。而崇祯却听任奸臣之言,对战死的卢象升削职,不与厚葬,最后还是当地的乡绅出钱,把卢象升的尸骨送回家乡。草草安葬。而且和万历一样贪财。对百姓重征赋税。成为亡国之君,是个必然。
明朝的皇帝谈不上有多昏庸以致亡国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明史是由满清大加篡改之后的东西,不能尽信。因为看了清代人修的明史之后会发现,明朝皇帝一个个都跟有神经病是的,各种各样的毛病。但事实是,这么多有问题的皇帝,也还是让明朝维持了276年不倒,当时明帝国也是东亚甚至世界非常强悍的帝国。如果说这些皇帝中相对来说一个昏庸的,我绝对应该是明宪宗。他在位时间长,对很多事情非常糊涂,是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昏庸看似表面无大过,却为后世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古代的皇帝都有祭拜天地、祖宗的传统,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仪式。可是万历皇帝自从消极怠工之后,把祭拜天地、祖宗的传统完全丢在了一边。既不拜天,也不祭祖,对于底下臣民的诉求,自然就更加不予理会了。
此外,万历皇帝不上朝、不接见大臣。最奇葩的是大臣朱赓做了三年的内阁首辅,但期间却没有见过万历皇帝一面。而大臣向皇帝递上的奏章,万历也不给予批示,而是留中不发,就是搁置一边不予理会。
万历的怠政导致了明朝中枢几乎瘫痪,到了万历朝后期,六部之中,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都没有尚书(各部的最高长官),都察院八年没有主官。大臣们打算辞职不干,向皇帝递上辞职报告,结果万历既不批准,也不挽留,而是照旧留中不发。最后一些大臣只好“拜疏自去”,直接走人了。
万历皇帝的长期消极怠工,终于让明朝早年积累下的家底全部被掏空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和后金的八旗军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进行决战。明军虽然人数占绝对优势,但在武器、战马方面要远差于八旗军,结果明军惨败。从此明朝在山海关以外地区再也无力对抗八旗军,彻底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扩展资料
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 明神宗在位期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
他即位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已经发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也同样处于由古代社会向着近代社会转型的剧变前夜。
在这个历史的大变动中,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的顽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非但未能使中国跟上世界新潮流,迎来新时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绝境,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参考资料朱翊钧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