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6 10:46:10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CuSO4表示了其中的元素和其比例关系。其中的Cu表示铜元素,S表示硫元素,O表示氧原子,4表示有四个氧原子与一个铜原子结合。化学式的编写依据了元素的化学符号及其在化合物中的相对比例。
硫酸铜晶体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首先,它是一种具有蓝色的固体,这是由于晶体结构中铜离子的存在而导致的。其晶体呈现出六方晶系的结构,晶格中的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SO4)结合形成了Cu-SO4的化学键。
硫酸铜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能够在水中迅速溶解。其溶解后形成的溶液呈现出蓝色,因而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和分析操作中。此外,硫酸铜还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质,在某些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硫酸铜有许多用途。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作为一种重要的肥料,可供植物吸收铜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此外,硫酸铜也常用于细菌杀灭剂、水处理剂和木材防腐剂等方面。
除了农业和工业应用外,硫酸铜还在化学实验室中广泛使用。它可以用作氨水的试剂,用于检测铁离子等。同时,硫酸铜也被用作颜料、染料和燃烧剂等。需要注意的是,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影响。在使用和处理硫酸铜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硫酸铜晶体的作用
1、工业和实验室应用:硫酸铜晶体被广泛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在工业上,它常用作催化剂、防腐剂和染料等。例如,在农业领域中,硫酸铜可以用作杀菌剂和防止作物病害的药剂。在实验室中,硫酸铜被用作试剂和指示剂,用于检测和分析其他化合物。
2、电化学应用:硫酸铜在电化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它常被用作电池的电解液和阳极溶液。硫酸铜溶液可以提供电子和离子,参与电池反应并促进电流的流动。此外,硫酸铜也可用来制备铜箔和铜盘等电极材料。
3、教育和研究用途:硫酸铜在教育和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它通常用于教学实验,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展示溶解度、晶体生长等基本概念。此外,在材料科学和结晶学的研究中,硫酸铜也被用来研究晶体生长、晶体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问题。

硫酸铜晶体外观描述

硫酸铜晶体外观描述如下: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的结晶体,具有六方晶系。它的晶体形状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主要有晶体片状、柱状和针状等。
晶体片状是硫酸铜晶体最常见的形态之一。它的形状类似于薄片或片状晶体,具有平整的表面和较大的面积。晶体片状通常呈现出六边形或多边形的外形,边缘光滑整齐。这种形态的硫酸铜晶体在实验室中较为常见,可以通过溶液结晶的方法制备得到。
拓展资料:
硫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SO?,无水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硫酸铜既是一种肥料,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铜皂液、铜铵制剂,就是用硫酸铜与石灰乳、肥皂、碳酸氢铵配制而成的
用途:
1、主要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防腐剂,也用于鞣革、铜电镀、选矿等。
2、用途用作收敛药和防病药,也是农业杀菌剂。
3、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媒染剂和防腐剂。
4、用途本品为焦磷酸盐镀铜的主盐。成分简单,稳定性好,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但其极化力较小,分散能力差。镀层结晶粗且不光亮。
5、用途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其他铜盐如氰化亚铜、氯化亚铜、氧化亚铜等产品。染料工业用作生产含铜单偶氮染料如活性艳蓝、活性紫、酞菁蓝等铜络合剂。也是有机合成、香料和染料中间体的催化剂。
6、Chemicalbook医药工业常直接或间接地用作收敛剂和生产异烟肼、乙胺嘧啶的辅助原料。涂料工业用于油酸铜作为船底防污漆的毒害剂。电镀工业用于硫酸盐镀铜和宽温度全光亮酸性镀铜离子添加剂。食品级用作抗微生物剂,营养增补剂。农业上用作杀虫剂及含铜农药。

硫酸铜晶体能导电吗

硫酸铜晶体能导电。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晶体,成分主要为五水硫酸铜,分子式为CuH10O9S,即硫酸铜的水合物。其可以用来电镀或染色,别称蓝矾、胆矾。主要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防腐剂,也用于鞣革、铜电镀、选矿等。也可做中药成分。
水合物含一定量水分子的固体化合物。水合物中的水是以确定的量存在的,例如硫酸铜CuSO?的水合物的组成为CuSO?·5H?O。水合物中的水有几种不同的结合方式:一种是作为配体,配位在金属离子上,称为配位结晶水;另一种则结合在阴离子上,称为阴离子结晶水。
4个水分子是作为配体以平行四边形配位在铜离子上的,即[Cu(H2O)4]2+;另一个水分子则结合在硫酸根上,一般认为,这个水分子通过氢键与另外两个配位水分子及硫酸根相结合。CuSO?·5H?O按水分子的结合方式,其结构式可写成[Cu(H2O)4][SO4(H2O)]。
当硫酸铜晶体受热失水时,首先失去铜离子两个非氢键配位结晶水,然后失去其两个氢键配位结晶水,最后失去阴离子结晶水。其他许多硫酸盐晶体如FeSO4·7H2O、NiSO4·7H2O、ZnSO4·7H2O等,均有相似的结合方式。
制备
1、将瓷皿中放入电解铜铜丝或刨铜屑,加入硫酸,加热至70~80℃。分次加入相对密度为1.40硝酸。
2、若有结晶析出,可加入水。反应完毕时应剩余少量铜。倾出溶液,蒸发至出现结晶膜。冷却,吸滤出结晶,用少量水洗涤。
3、将制得的结晶溶于1.5倍热水,过滤,蒸发至形成结晶膜,冷却。吸滤出结晶。所得硫酸铜需经2~3次重结晶,方可制得化学纯的产品。

硫酸铜晶体俗称什么?

俗称蓝矾、胆矾。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晶体,成分主要为五水硫酸铜,分子式为CuH10O9S,即硫酸铜的水合物。主要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水的杀菌剂、防腐剂,也用于鞣革、铜电镀、选矿等。也可做中药成分。
许多物质从水溶液里析出晶体时,晶体里常含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作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作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里的水分子属于结晶水合物化学固定组成的一部分。
制备
1、将瓷皿中放入电解铜(铜丝或刨铜屑),加入硫酸,加热至70~80℃。分次加入相对密度为1.40硝酸(小心喷溅!)。
2、若有结晶析出,可加入水。反应完毕时应剩余少量铜。倾出溶液,蒸发至出现结晶膜。冷却,吸滤出结晶,用少量水洗涤。
3、将制得的结晶溶于1.5倍热水,过滤,蒸发至形成结晶膜,冷却。吸滤出结晶。所得硫酸铜须经2~3次重结晶,方可制得化学纯的产品。
以上内容来自 百度百科-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

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为了与“无水硫酸铜”区别,通常读作“五水合硫酸铜”,相对分子质量为250。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
1 作为晶体的性质
作为结晶水合物,加热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CuSO4·5H2O=CuSO4+5H2O
2 Cu2+的性质
2.1 被比Cu活泼的金属元素置换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CuSO4+Fe=Cu沉淀+FeSO4
2.2 复分解反应
CuSO4+2NaOH=Na2SO4+Cu(OH)2沉淀
3 SO4(2-)的性质
复分解反应
CuSO4+BaCl2=BaSO4沉淀+CuCl2
硫酸铜晶体称作五水合硫酸铜,化学式:CuSO4·5H2O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CuSO4·5H2O
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具有催吐,祛腐,解毒;治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的功效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化学式:CuSO4·5H2O
无水硫酸铜:CuSO4;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
化学式:CuSO?·5H?O。
更多相关信息:
中文名:五水合硫酸铜
英文名: Copper(II) sulfate pentahydrate
别 称:蓝矾;胆矾
化学式:CuSO?·5H?O
分子量:249.69
CAS登录号:7758-99-8
EINECS登录号:231-847-6
熔 点:110oC
沸 点:脱水分解
水溶性:易溶320G/L(20oC)
密 度:2.284
外 观:蓝色透明晶体
应 用:电镀、染色
安全性描述:S22 S60 S61
危险性符号:N Xn
危险品运输编号:UN3077
扩展资料:
性状特征:
形态:
三斜晶系。晶体作扳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颜色为天蓝、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光泽玻璃状。半透明至透明。断口贝壳状。硬度2.5。比重2.1~2.3。性极脆。常产于铜矿的次生氧化带中。
性状:
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形,断面光亮。无臭,味涩。以块大、深蓝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露置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热烧之,则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则又变蓝色。易溶于水及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显铜盐及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什么?

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是:CuH10O9S。
晶体作扳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颜色为天蓝、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光泽玻璃状。半透明至透明。断口贝壳状。硬度2.5。比重2.1~2.3。性极脆。常产于铜矿的次生氧化带中。
大晶体制备
准备:分析纯的硫酸铜、烧杯、玻璃棒、滤纸、蒸馏水、细线等。
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稀硫酸,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
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推荐把滤纸折为菊花形),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
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
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中的作用力有哪些

硫酸铜晶体中的作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离子键:硫酸铜晶体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和铜离子(Cu^2+)之间形成了离子键,这种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2、氢键:硫酸铜晶体中的硫酸根离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这种键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3、范德华力:硫酸铜晶体中的分子之间还存在着范德华力,这种力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瞬时电荷而产生的吸引力。4、金属键:硫酸铜晶体中的铜原子之间形成了金属键,这种键是由于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互相共享而形成的。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关于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的问题如下: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原理
硫酸铜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可制得硫酸铜晶体。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会打破原来的溶解平衡,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形式析出。
晶体的析出生长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即晶核、晶种),这样才能使粒子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建筑起来。反复进行结晶,可以使晶体越长越大,成为大晶体。
析晶时,如果开始晶种很少,过剩的溶质都能集中在少数的晶种上,获得的晶体就越大。振动会妨碍粒子的有序排列,使晶形不完整。晶形还与降温快慢有关。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控制的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要缓慢。
小晶体的制备
先研磨硫酸铜晶体,使之研成粉末状。然后在烧杯中加入30毫升蒸馏水,在另一只较大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时能使大烧杯内液面略高于小烧杯内液面。
然后将大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直至比室温高出70°C时停止加热,向小烧杯内加入研细的硫酸铜晶体粉末,搅拌,配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在装有澄清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上盖上干净的白纸,把烧杯放在自制泡沫塑料盒中,静置一夜,便可制得晶形完整的小晶体。
小晶体“长大”为大晶体
将形完整的小晶体用线系住,放入事先制备好的温度略高于常温的硫酸铜澄清饱和溶液中,保温,缓慢冷却,小晶体慢慢长大。反复操作,小晶体便“成长”为大晶体。
拓展资料
硫酸铜(化学式:CuSO4),无水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液,用作杀菌剂。同时,硫酸铜也是电解精炼铜时的电解液。

硫酸铜晶体制作过程

硫酸铜晶体制作过程如下:
工具/原料:氧化铜粉末(CuO)、稀硫酸(H2So4)、烧杯250ml、酒精灯、滤纸、漏斗。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
2、沿烧杯壁小心倒入稀硫酸。
3、用酒精灯隔石棉网给烧杯加热。
4、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黑色的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5、当烧杯中的氧化铜数量不再减少时,将溶液趁热过滤,滤去未反应完的氧化铜。
6、将滤出的溶液静置,如果想加快结晶的速度可以放入冷水中。
7、成果如图(这是在试管中冷却的,如像上文一样在烧杯中冷却也可)。
8、注意事项:使用稀硫酸要注意防护工作,加热时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局部爆沸使溶液溅出。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晶体,成分主要为五水硫酸铜,分子式为CuH10O9S,即硫酸铜的水合物。其可以用来电镀或染色,别称蓝矾、胆矾。
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称作一水硫酸铜。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五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蓝色),二者注意区分。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将五水硫酸铜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或三氧化硫)。

硫酸铜晶体有哪些性质?

硫酸铜晶体,化学式:CuSO4*5H2O
物理性质:蓝色结晶状固体物质,
结构:以晶体形式组成时,铜离子结合4个水分子,硫酸根结合一个水分子,结合水分子是以氢键的形式
俗名:胆矾
热稳定性不好,加热280℃脱水为硫酸铜,110℃开始分步脱水,有毒,化学实验里可仿制蓝宝石,另外硫酸铜晶体是无水硫酸铜吸水后的产物,本身不再吸水
无水硫酸铜(CuSO4)晶体是呈白色的,而五水硫酸铜(CuSO4.5H2O)晶体则是蓝色的,是硫酸铜的水合物。无色的硫酸铜晶体遇水就会变蓝,依照它这个性质可以在试验中检验水的存在。
吸水性
遇水变蓝色
硫酸铜晶体中每一组铜离子、硫酸根离子与结晶水分子的个数是1:10,呈蓝色,在加热的条件下,结晶水可全部失去,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
化学式CuSO4,白色粉末,相对密度为3.603,25℃时水中溶解度为23.05g,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是强酸弱碱盐,由于水解溶液呈弱酸性。将硫酸铜溶液浓缩结晶,可得到五水硫酸铜蓝色晶体,俗称胆矾、铜矾或蓝矾,相对密度为2.284。胆矾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15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胆矾。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将胆矾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