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巢而出是贬义词吗,“倾巢而出”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8-09 10:28:19 浏览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倾巢而出”是什么意思?

比喻全部出动,充满贬义意味:倾,如倾倒之势;巢,比喻根据地。犹如敌人全体出动,其势如倾巢之兵,进行侵扰行动。

拼音:qīng cháo ér chū

出处:该短语源自南朝·梁·沈约的《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犹如整个巢穴被倾覆,众人纷纷出动,向着德行所在之地奔赴。”

近义词:竭尽全力、全民出动

反义词:按兵不动、守株待兔

造句:

(1)国民党反动派如倾巢出动的猛兽,对红军根据地展开疯狂的围剿。

(2)当所有的日子都倾巢而出,像飞行于天际的群鸟,我开门静待夜的降临。

(3)友情提示:今日为世界睡眠日,全球顶尖的植梦工程师们将如倾巢而出,进入你的梦中构建盗梦空间,可能会使你的隐私曝光。建议今晚睡得更深沉,尽量不做梦哦!

(4)天津的众多捧角家以及在津蛰居的寓公们倾巢而出,占据了戏院的大小包厢,以俗的方式送花篮、请吃饭,或以雅的方式撰写文章、题赠诗词。

(5)由于豪格倾巢出动,并且严密保护补给线,赵平无法找到机会切断他的粮道。

(6)为了这起案件,省纪委几乎是全员出动,前后半年时间才彻底查清其来龙去脉。

形容所有人都出动的词语有那些?

倾巢而出——全力出击的比喻

作为成语“倾巢而出”,读音应为qīng cháo ér chū。这个成语的解释是,“倾”意为倒出,“巢”指的是鸟的巢穴。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全部的鸟从巢穴中飞了出来,意味着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

这一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的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由是倾巢举落,望德而归。”其中,“倾巢举落”形象地描绘了全部出动的情况。

在端木蕻良的《曹雪芹》第十二章中,有这样的示例:“平日不大出门的人,这两天也都倾巢而出。”这个示例展示了人们平日并不外出,但在某些特定时刻会选择全力出动。

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不遗余力”和“倾城而出”,都表达了全力以赴的意思。而反义词“按兵不动”则意味着保持原状,不采取行动。从语法角度来看,“倾巢而出”是一个偏正式成语,常作谓语使用,含有贬义,通常用来指出动全部兵力或者全力应对某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