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谐音类(后半句利用谐音双关)
-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比喻情况没有变化) -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形容失败次数多,或东西多为书籍)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比喻事情清楚明白,或人品纯洁清白) - 上鞋不用锥子 —— 真(针)好
(“针” 谐音 “真”,表示确实很好) -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发” 指头发,比喻人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
二、喻事类(通过具体事例打比方)
- 热锅上的蚂蚁 —— 团团转
(形容人着急慌乱,不知所措) - 哑巴吃黄连 —— 有苦说不出
(比喻心里有苦难言) - 瞎子点灯 —— 白费蜡
(形容做无用功,浪费精力) - 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
(比喻自己都顾不上,无法帮助别人) - 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形容对某事完全不懂)
三、喻物类(用事物的特征作比喻)
- 老鼠过街 —— 人人喊打
(比喻坏人受到众人谴责) - 铁公鸡 —— 一毛不拔
(形容人非常吝啬小气) - 纸糊的灯笼 —— 一戳就破
(比喻虚假的事物容易被揭穿) - 豆腐掉进灰堆里 —— 吹不得,打不得
(比喻处境尴尬,难以处理) - 竹篮打水 —— 一场空
(形容努力白费,毫无结果)
四、故事 / 典故类(源自历史故事或传说)
-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源自三国典故,指借了东西不归还) -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形容人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比喻心甘情愿落入圈套,或主动上门) -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比喻双方心甘情愿地做某事,多为苦肉计)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指野心明显,大家都知道)
五、趣味百搭类(生活场景常见)
- 哑巴吃饺子 —— 心里有数
(形容虽然不说,但心里清楚) - 茶壶里煮饺子 —— 有嘴倒(道)不出
(比喻有能力或想法,却无法表达清楚) - 亡羊补牢 —— 为时未晚
(比喻事后补救,仍有作用) - 打破砂锅 —— 问(纹)到底
(“纹” 指砂锅裂纹,形容追根究底) - 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
(表示礼物虽轻,但心意珍贵)
使用小贴士
- 口语中:适当加入歇后语能让表达更生动幽默,比如吐槽朋友小气可以说 “你简直是铁公鸡 —— 一毛不拔”。
- 写作中:用歇后语点缀文章,如描写困境时用 “我现在就像泥菩萨过河 —— 自身难保,实在帮不了你”。
- 注意语境:避免生僻或地域性强的歇后语,确保对方能理解后半句的含义哦!
如果需要某类主题的歇后语(如学习、励志、幽默等),可以告诉我,帮你补充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