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喀什湖,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7 11:18:36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巴尔喀什湖】

词典解释 :中亚淡水湖。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6米。湖水西部淡而浅,东部微咸而深。因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湖面在下降,盐度在增高。盛产淡水鱼。原属中国,1864年后被帝俄割占。

巴尔喀什湖沙漠形成原因

巴尔喀什湖周边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形成荒漠景观。巴尔喀什湖,世界第四长湖,位于亚洲中部,巴尔喀什湖沙漠形成原因是巴尔喀什湖周边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形成荒漠景观。巴尔喀什湖,为汉代以来古代中国西北边境的天然分割线,中国古称夷播海,历朝历代中国西北民族活动的地方,曾是中国与俄国的界湖。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是东部的水分蒸发量要大于注入量,这就让东部的水变成了咸水,而西部则有着伊犁河的流入,伊犁河注入的水源占到了全湖水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对于湖水中的盐分稀释是非常显著的,这也让西部的水变成了淡水。
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从地图上量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这就影响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因此,巴尔喀什湖在世界内陆湖泊中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的地理环境
按照河流分布特征及地形地貌条件,巴尔喀什湖流域中下游可分为伊犁河中下游区、准噶尔区、楚伊犁山东部诸小河区、巴尔喀什湖北部诸小河区。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东经73°20'一79°12',北纬45°00'一46°44'之间,萨雷伊希科特劳半岛乌泽纳拉尔水道把巴尔喀什湖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巴尔喀什湖为咸水湖,西巴尔喀什湖为淡水湖。 湖面海拔342米,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
巴尔喀什湖流域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东部和南部是天山山系的阿拉套山、婆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哈尔克山、克特绵山、昆格阿拉套山和外伊犁山,西南部是楚伊犁山,西部地形较低,是别特帕克达拉草原,北方则为哈萨克斯坦丘陵,中央是冲洪积、湖沼平原和沙漠,流域最高为汗腾汗格里峰(海拔6995米),最低处巴尔喀什湖,是诸河尾闾。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是因为它的东部少有淡水河流注入,而它的西部有伊犁河注入降低了这部分的盐度,并且它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个狭窄的水道使它们相连,导致两边的湖水没有办法充分混合。

  巴尔喀什湖是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一个内陆湖,这个湖平均的水深为六米,湖的面积有近两万平方千米,且湖的东西距离长达605千米,是世界第四长的湖。

  巴尔喀什湖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特征,那就是它的东、西两个部分分别是咸水湖和淡水湖。这是因为巴尔喀什湖东部因少有淡水河流注入,导致它盐度高,而它的西部则有伊犁河注入淡水。

  并且巴尔喀什湖的中间部分只有一个狭窄的水道使它们相连,使得巴尔喀什湖东、西两边的湖水没有办法很好的混合,所以最终导致了它们这样的情况。

巴尔喀什湖水汽来源

北冰洋。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湖面海拔342米,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米,是世界上第十三大湖泊。巴尔喀什湖水汽来源北冰洋,因为巴尔喀什湖通往北冰洋的道路很顺畅,通往大西洋的路很漫长而且多山阻挡。

1970-1987年巴尔喀什湖急剧萎缩原因

萎缩原因是流域内气候变化和农业灌溉,特别是卡普恰盖水库蓄水等因素。巴尔喀什湖在1970年左右急速降低,并在1987年达到最低水位。这次低水位导致了巴尔喀什湖周边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据研究,巴尔喀什湖水量以1987年为拐点先急剧减少后波动增加。入湖径流变化与湖泊水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巴尔喀什湖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是一个内流湖,而湖的东部因缺少淡水河流注入,使盐度较高,盐份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巴尔喀什湖为什么一半咸水一半淡水?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原因有2点。
1.在湖泊西半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而西注入该湖,伊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构成巴尔喀什湖的主要水源,平均含盐量仅有1.48‰。
而在湖泊东半部,仅有湖东岸的巴尔喀什湖盆地与阿拉湖盆地接壤,同哈萨克丘陵毗连的北岸是岩石高地。
南岸是低凹的沙地,芦苇丛生,中多小湖沼,经常被湖水淹没,日益沙漠化,却没有大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的补给量,平均含盐量也达到10.42‰。
2.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东西长约605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这就影响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
巴尔喀什湖:
源自哈萨克语,意为“沼泽地中的草丛”。为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湖面海拔342米,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米,是世界上第十三大湖泊。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有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因为湖东西两部分有湖峡水道相连,所以在定义上是一个湖。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位于亚洲中部,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占总入水量的75%至80%,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形成了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
湖北岸建有巴尔喀什城,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巴尔喀什是重要的炼铜中心,主要湖港有布鲁尔拜塔尔和布尔柳托别。

贝加尔湖与巴尔喀什湖

1;概况:



贝加尔湖,名字源出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现位于俄罗斯境内,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1637米。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是北美五大淡水湖水量总和,是中国所有咸淡水湖水量的33倍。湖水透明度达40.5米,被誉为“西伯利亚的蓝眼晴”。



动植物资源丰富。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605千米,南北宽8到70千米,最宽处达74千米,平均水深6米。面积1.83万平方千米。



湖泊中部有一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西淡东咸。伊犁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占总水量的75%到80%。



2; 历史 与现状。



贝加尔湖在清朝前期由清朝控制,1727年,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恰克图条约》之后,由于清统治者缺乏远见认为是苦寒之地做了让步后,贝加尔湖永久地失去了。现在贝加尔湖由于过度开发造成了污染严重。



巴尔喀什湖曾是中国和俄国的界湖。1864年,中俄签订不平等的《勘分西北界约》以后,巴尔喀什湖正式脱离中国。苏联解体之后,巴尔喀什湖归哈萨克斯坦所有。



了解 历史 铭记 历史 。展望未来。

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是“阴阳湖”,沿湖城市巴尔喀什有铜矿

哈萨克斯坦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面积有272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900多万,这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内陆国。

对于深居内陆腹地的哈萨克斯坦来说,河流湖泊尤为重要,巴尔喀什湖就是哈萨克斯坦境内很重要的大湖。巴尔喀什湖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此湖形状狭长,长度有605公里,平均水深6米,最深处有25米。

巴尔喀什湖是一个神奇的“阴阳湖”,湖泊西半边是淡水湖,东半边是咸水湖。这是因为伊犁河从巴尔喀什湖西南部注入淡水,所以西半边是淡水湖。而东半边注入的淡水较少,蒸发量大,所以形成了咸水湖。

巴尔喀什湖约80%的水量来自于伊犁河,伊犁河上游雨水充沛,还有三面环山的伊犁河谷,周围的天山冰雪融化成水,汇聚成了伊犁河,这些河水最终流入巴尔喀什湖。

在巴尔喀什湖北岸有一座叫巴尔喀什的城市,有十几万人口,这是巴尔喀什湖沿岸的最大城市。巴尔喀什属于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管辖,卡拉干达州是哈萨克斯坦面积最大的州,有4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人。

巴尔喀什因铜矿而兴起,这里的巴尔喀什湖北岸有铜矿带,人们来到这里开采铜矿、冶炼铜矿,逐渐发展成了哈萨克斯坦重要的炼铜中心。巴尔喀什不仅有大型炼铜厂,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建有鱼罐头厂、肉类加工厂、火电厂等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巴尔喀什还是巴尔喀什湖沿岸重要的湖港,可以通航沿湖地区。遗憾的是伊犁河已经无法通航,当游客在新疆伊宁市伊犁河大桥下乘坐游船和快艇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河流下游的巴尔喀什湖呢?如果能通航就好了。

巴尔喀什湖是李白的故乡吗

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李白的故乡曾经和中国有着复杂而又断续的牵连。巴尔喀什湖距离李白的故乡碎叶城非常近,仅有数百公里。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处于大陆深处,面积16,99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十三大湖泊,同时它也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605公里,最宽处7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