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后语

李飞穿针歇后语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8 浏览2 评论0
你可能有一些混淆,常见的歇后语是 “张飞穿针”,而不是 “李飞穿针”。“张飞穿针” 的歇后语有以下几种说法:
  • 粗中有细:从字面上来看,张飞长得人高马大,给人一种粗心大意的印象,但他也会穿针,这就体现出他也有细心的一面。比如,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的,做起手工来还真是张飞穿针 —— 粗中有细。
  • 大眼瞪小眼:张飞本人长得五大三粗,眼睛像铜铃一样大,当他拿着针要穿线时,那么小的针孔,他很难穿进去,于是只能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针孔,形容人在遇到困难或尴尬的情况时,不知所措的样子。例如,这道数学题太难了,同学们都像张飞穿针 —— 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下手。

歇后语

是谚语还是歇后语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8 浏览2 评论0
谚语和歇后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它们有一些区别:
  •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例如 “瑞雪兆丰年”,是人们根据长期的气象和农业生产经验总结出来的,意思是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 “引子” 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 “后衬” 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 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例如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前半句 “外甥打灯笼” 是一种生活场景描述,后半句 “照旧(舅)” 是利用谐音双关来表达 “和原来一样” 的意思。